▸ 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76%企业承认存在隐性就业歧视
▸ 北上广心理咨询机构统计,"社会角色焦虑"咨询量三年增长210%
▸ 某小学家长群要求购买统一书包,理由是"防止孩子显得特殊"
当我们用统一标尺丈量生命,是否想过:
那些在居民楼认真扫地的唐氏少年
那个喜欢演《新白娘子传奇》白素贞的唐氏男孩
那位在公益画展卖出23幅作品的唐氏画家
他们蓬勃的生命力,岂能被简单的"正常"标签封印?
小严已经洗了6台车
这个唐氏男孩记得每辆车的“脾性”
"轮毂下要多冲水,玻璃要轻轻擦"
但社会的主流招聘启事上
"吃糖多了"她认真解释
陈老师说这是"规划外的想象力"
"所有书包必须统一颜色"
那些歪歪扭扭的排列
比超市冷柜多了人味儿
在机构的厨艺课上
李怿用一次性餐具多装了几份
塑料盒里多出的温热
正接住环卫工正午滚落的汗珠
她不懂营养配比公式
却把盐粒撒在冬瓜汤里
悄悄补充着被烈日偷走的力气
心理咨询室的档案柜里
躺着985毕业生的失眠报告
"我家有两只大狗,我很喜欢他们"
两种焦虑在月光下发酵
却长出不同的果实
珠江新城的玻璃幕墙太整齐了
那个在地铁背单词的姑娘
和认真擦扶手的唐氏少年
投在车窗上的影子
这个春天,让我们卸载"合格人生"的模板
在温暖的阳光下——
每个人都是校准世界的原点